剑南春古老的酿造车间和天益老号共同构成剑南春古窖池群。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的老窖池695口,每一口都在不间断的生产,酿造剑南春美酒。墙上一共有24幅关于历代饮酒民俗图画。这些图画的表现形式都是绵竹年画,每一幅图都配有一首以节气为主题的古诗。大多数古诗的作者都无从考证,估计多是民间老百姓创作的。古代人们的生活是比较清贫的,所以每逢节气,人们都要借祭祀、祈福来饮酒吃肉,娱乐庆祝。这24幅图正是表现了这样的场景。
绵竹中国名酒剑南春的故乡,位于岷江流域,它和金字塔、玛雅文明一样,坐落在“神秘的北纬30度”上,是“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蒸馏酒的生态区域”。 绵竹九顶山是龙门山脉群峰中的至高点,位于龙门山脉中部,最高海拔高达4989米,山顶四季积雪,盛夏不消,被古蜀人尊为"神山"。围绕九顶山形成的九顶山自然保护区,2001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地质公园。九顶山顶洁净的冰雪经过层层渗透,到达距今236万年的冰川时代地层时,每一滴水都至少历经16年天然渗透及矿化,富含钙、锶、钠、钾等丰富的天然矿物精华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,可以与法国阿尔卑斯山的“依云”矿泉水媲美,堪称世界顶级矿泉水。绵竹人早在唐代就已明了冰川水的价值,并作为酿制美酒之用,更赢得了皇室御酒的钦封。《绵竹县志》有载:"惟城西一脉(冰川)泉水可酿此酒(剑南春),别处则否。"一瓶瓶的传世美酒剑南春就是在这无出其右的"圣水"中孕育而生,上苍在山水间为剑南春烙上独特的痕迹,赋予剑南春这唯一的圣洁。成为剑南春独有的基因。绵竹位于成都平原的北端平坝区,因接近高原和具备特殊的冰川水资源,这里出产的酒米(糯米)、大米等粮食作物历来以颗粒饱满、滋味醇厚而闻名于世,为剑南春生产提供了特殊原料。这一系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再结合剑南春精益求精的酿造技艺,共同酿造出了醇香美味的剑南春。现在,请允许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剑南春的酿造过程:
“剑南春” 是采用传统的黄泥老窖续糟固态发酵、甑桶固态蒸馏取酒、粮食和母糟混蒸混烧工艺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艺操作方法,生产出的具有典型风格的中国名酒。它以“芳香浓郁优雅,口味绵柔甘冽,回味悠长爽净,酒体醇厚丰满,风格典雅独特”而享誉古今,驰名中外。创造出“剑南春典型风格”的五条秘诀是:水是根本,窖是基础,曲是动力,勾兑是保证,工艺是关键。
首先是剥窖,分层出糟、打洞、开窖鉴定、滴窖:
开窖鉴定的人员在打洞时对母糟的质量通过分层次地“看、抓、捏、闻”等方法对母糟发酵情况和质量情况进行鉴定,同时要对滴窖舀出的黄水进行鉴定。
鉴定母糟的基本方法为眼观、手接触母糟,鉴定形态;眼观母糟,鉴定颜色;手捏母糟,鉴定含水量、淀粉、发酵情况是否正常;鼻嗅母糟,鉴定香气。正常母糟为发酵正常,呈猪肝色,敞风不变色,有骨力,疏松不糙,柔熟不腻,水分含量适中,气味正,醇香浓郁。
鉴定黄水的基本方法为眼观手摸黄水,鉴定颜色,清亮程度,悬性;口尝黄水,鉴定味道。一般对正常黄水叙述为蟑螂色,清亮透明,能挂丝,味酸涩。
然后配料拌合、上甑:
配料时要根据开窖鉴定和工艺要求进行,确保做到母糟和各种原辅料配搭准确。
上甑时严格按照“轻、松、平、匀、薄、探、缓、分”的“八字方针”进行操作。轻——动作要轻;松——保持疏松;平——平整;匀——均匀铺撒;薄——糟撒入甑内要轻撒、要薄;探——探测上汽的深度;缓——缓上甑;分——分次上甑。整个上甑过程的关键是“轻撒匀铺,探汽上甑”。
第三蒸馏摘酒:
首先摘去酒头,根据酒质和搭甑情况,采用鼻闻和口偿的方法来鉴别酒质好坏和决定摘酒头的多少,目的是将异杂味摘除干净。
在流酒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,量质摘酒和分段摘酒,充分运用“眼看、鼻嗅、口尝、浓度观其酒花”的方法,做到“摘头去尾、量质摘酒、分段摘酒、按质并坛”。
最后出甑、打量水、摊晾、吃曲、入窖及踩窖、封窖、发酵:
入窖温度通常根据地面温度(俗称地温)来确定,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“热平地温冷十三”。
踩窖方式有两种:一种俗称“踩花脚”,即以踩窖人脚掌宽为标准,一行紧挨一行进行踩窖,而在踩每一行时糟时,每次间隔一脚宽不踩称之为“花脚”;另一种是“踩满脚”,即踩窖人在踩每一行糟时脚挨脚进行踩窖。
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,因此,剑南春酒的生产是一个科技进步,环保节能的过程。